奇蹟一般的 Mirror

看到 Mirror 這個字時,你腦海中出現的可能是隊炙手可熱的樂團。然而,在神經科學界裡,這也代表著近三十年來一個關於大腦奧秘的大發現,那就是 mirror neuron ——鏡像神經元。

插圖來源:www.verywellmind.com

神經科學家現在已經對我們大腦不同腦區的功能有充分的了解,現在的磁力共掁掃描已經可以清楚顯示出,腦中的哪一個部位在身體做出哪一個動作時會作出反應。舉例來說,位於大腦左前頁的布羅卡區域 (Broca's area),就是主管人類語言的地方;而位於頂葉附近的動作區域,又負責掌管不同的身體部份的活動。後來科學家又發現,即使不是實際執行,而祗是在腦海中想像做出該動作,腦中負責該動作的區域也會作出反應,就如同我們實際執行該動作一樣。

鏡像神經元的發現

而在九十年代初,一次偶然的實驗,又發現出大腦一個更神奇之處。一群在義大利帕瑪大學的科學家,正在訓練猴子在進行伸手去抓水果吃的簡單行為,並利用磁力共掁掃描記錄著牠們腦部的活動。後來,當這群猴子觀看實驗人員拿食物的類似舉動時,即使自己安然不動,同一批神經元也會活化起來!這種在腦海中反映出觀看到的行為,就好像鏡子一樣將感官反映在自身,也因此科學家把之稱為「鏡像神經元」。1

這些鏡像神經元最初被認為只存在於靈長類動物之中,但後來發現很多鳥類也擁有此種腦細胞。2它們之所以如斯重要,是因為這很可能是同理心的來源。在這裡,同理心又可以分為「認知同理心 (cognitive empathy)」與「情感同理心 (affective empathy)」:前者指能夠設身處地從對方的角度,理解到對方的思想,是知性的理解;相對地,後者是指能夠體會到對方的情緒,並在自己身上複製出來,但未必一定明白該情緒背後動機為何,例如一個嬰兒看到其他嬰兒哭時也跟著哭。這兩種同理心,根據神經科學家 V.S. Ramachandran 的陳述,都是基於鏡像神經元的作用3

換句話說,這些神經元不單止會模擬其他個體進行的動作,它們似乎還能「感受到」這些個體肉身和心靈上的痛苦,同時使我們能夠理解別人的行為、情感及企圖、從而互相理解、讓我們發展出利他行為。

同理心的秘密

然而就如大部分人體特徵一樣,鏡像神經元的活躍程度也因人而異。鏡像神經元活躍的人,就是我在另一篇文章裡所講述的「移情者」。他們能洞察他人的想法,容易感受到其他人的痛苦,富有強烈的同理心,也因此常常為別人著想而犠牲自己。與之相反的有兩種:一是心理變態者,他們缺乏情感同理心,無法感受他人的情感痛苦,可以為了一己之慾望做出傷害群體的事情,但同時可能擁有認知同理心的能力,懂得偽裝自己,掩人耳目以達到目的。另一方面,自閉症患者因缺乏認知同理心,令他們不能從別人的角度去理解其他人的想法,但他們往往擁有情感同理心,即使不明白,但仍能感受到他人的情緒。

回到網誌的題目,高敏族的鏡像神經元似乎都傾向活躍,也因此善解人意,能夠強烈感受到其他人的情緒。不過這可能祇是高敏族神經系統眾多特性之一,並非唯一的定義。科學家對於高敏性格的生理基礎,還有很多探索的空間;不過祇是鏡像神經元這種奇蹟一樣的發現,已經令人大為振奮。誇張點來講,把鏡像神經元說成是連繫人與人(乃至於動物)之間心靈的關鍵也不為過。

最後還有一種極為怪異、稱為「鏡像觸覺聯覺」(mirror-touch synaesthesia)症狀。有這種症狀的人看到別人的身體被接觸或傷害時,他們的身體也會如親歷其境一般的感受到這些感覺!4這種詭異的現象,似乎也和鏡像神經元有很大關係。這方面的研究還很幼嫩,相信將來我們還會在這的夾縫中窺探到更多人類靈魂的奧秘。

參考資料

1. https://sa.ylib.com/MagArticle.aspx?id=938

2. https://www.nature.com/articles/nrn2340

3. https://greatergood.berkeley.edu/article/item/do_mirror_neurons_give_empathy

4. https://www.healthline.com/health/mental-health/mirror-touch-synesthesia#is-is-real


留言

熱門文章